2024 ILAC/IAF 年度會議重要結論

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及國際認證論壇(IAF)為全球性的國際認證組織,本會(TAF)為上述國際認證組織之正會員且代表我國簽署國際相互承認協議(MRA),並定期參加國際認證組織之年度會議,以善盡會員之義務及收集國際認證標準之發展。本文將簡單介紹ILAC與IAF於2024年10月8日至10月10日期間召開之會員大會及聯合會議,以期與國內符合性評鑑機構及主管機關,分享國際認證組織對於認證與符合性評鑑機制之發展方向。
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
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的設立目的,主要是發展國際相互承認協議(MRA),以確保簽署相互承認協議國家之認證機構之運作符合國際標準ISO/IEC 17011,並依據各類符合性評鑑標準提供符合性評鑑機構之認證服務,例如測試/校正實驗室(ISO/IEC 17025)、醫學實驗室 (ISO 15189)、檢驗機構(ISO/IEC 17020)、能力試驗執行機構(ISO/IEC 17043)、參考物質生產機構(ISO 17034)等。目前ILAC共有118個經濟體/116個認證機構加入國際相互承認協議,我國認證機構(TAF)為上述認證方案之簽署成員,全球認證領域及認可機構家數說明如下(資料來源ILAC 2023年報)。
- 測試(Testing):109個認證機構,認可68,758家測試實驗室。
- 校正(Calibration):97個認證機構,認可13,482家校正實驗室。
- 檢驗(Inspection):89個認證機構,認可14,549家檢驗機構。
- 醫學(Medical):83個認證機構,認可11,039家檢驗機構。
- 能力試驗執行機構(Proficiency Testing Provider; 簡稱PTP):31個認證機構,認可746家PTP。
- 參考物質生產機構(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簡稱RMP):44 個認證機構,認可308家RMP。
註:本會認可家數如下,資料時間至2024 年10月31日
測試1,673家(含土木183家)、校正263家、檢驗機構57家、醫學269家、能力試驗執行機構21家、參考物質生產機構6家。
全球認證的符合性評鑑機構家數與年俱增,我國經由TAF認可的各類符合性評鑑機構(如實驗室)與簽署ILAC國際相互承認協議認證機構所認可的實驗室具有等同的技術能力,可協助我國產品輸出國外時,減少重複性檢測所需的時間及成本。此外,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已將生物資料庫(Biobanking)納入國際相互承認協議的範疇,認證機構未來可透過簽署區域相互承認協議(如APAC)加入ILAC國際相互承認協議。
2024年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會員大會於2024年10月8日及10月10日兩天之下午召開,相關國際認證與符合性評鑑事務之更新,說明如下:
- 「計量追溯政策(ILAC Policy on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of Measurement Results)」(ILAC P10)將於2024年第4季進行修訂草案投票,涉及實驗室運用參考物質作為計量追溯方式之規定。TAF將因應ILAC P10修訂版本更新「量測結果之計量追溯政策(TAF-CNLA-R04)」。
- 檢驗機構委員會(IC Committee)於會議期間針對相關認證案例進行討論(如公正性議題等)並達成共識,續將公告更新於「ILAC檢驗機構常見問題FAQs」(https://ilacfaq.org/)。
- 認證與符合性評鑑標準改版及發展,如改版中之ISO/IEC 17020(檢驗機構)、ISO 21043系列(鑑識科學)、ISO 33400系列(參考物質);近期公告之ISO/TS 22583 (照護點POCT)等。
國際認證論壇(IAF)
國際認證論壇(IAF) 是由認證機構、驗證機構和符合性評鑑相關領域的各種機構所組成的全球性組織,包括管理系統、產品、人員及溫室氣體確證與查證的符合性評鑑活動領域。例如管理系統驗證機構 (ISO/IEC 17021-1)、產品驗證機構 (ISO/IEC 17065)、人員驗證機構 (ISO/IEC 17024)及溫室氣體確證與查證機構 (ISO 14065)。IAF發展多邊相互承認協議(MLA)的目的,旨在確保MLA簽署會員之間互相承認獲認證之驗證結果,及後續在多個市場接受以一次認證即可之驗證。目前IAF共有100個經濟體/86個認證機構加入多邊相互承認協議,我國認證機構(TAF)為上述認證方案之簽署成員,全球認證領域及認可機構家數說明如下 (資料來源IAF 2023年報)。
- 管理系統驗證(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76個認證機構,認可7,214家驗證機構。
- 產品驗證(Product Certification):76個認證機構,認可4,580家驗證機構。
- 人員驗證(Person Certification):44個認證機構,認可1,355家驗證機構。
- 確證與查證(Validation & Verification):33個認證機構,認可466家驗證機構。
註:本會認可家數如下,資料時間至2024 年10月31日
管理系統驗證機構24家、產品驗證機構84家、人員驗證機構4家、確證與查證機構22家。
在此相互承認協議架構下,我國經由TAF認可之驗證機構所核發之驗證證書,與簽署IAF多邊相互承認協議(MLA)認證機構所認可的驗證機構具有等同的技術能力,可協助我國產品輸出國外時,減少重複性驗證或確證/查證所需的時間及成本。
2024年國際認證論壇(IAF)會員大會於2024年10月8日及10月10日兩天之上午召開,相關國際認證與符合性評鑑事務之更新,說明如下:
1、會員共識下列與確證/查證領域相關之決議:
- 確證/查證機構取得認證後,於認證範圍內不應核發無認證機構資訊(認證標誌或認證機構名稱)之聲明/意見[1]。
- 與環境資訊(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符合性評鑑相關之認證活動應納入ISO/IEC 17029與ISO 14065為認證依據。
[1] 本會業將前述規定納入「確證與查證機構認證方案服務手冊(TAF-VB-M01)」規範辦理。
2、標準發展關注,包含改版中之ISO/IEC 17024(人員驗證機構)、ISO/IEC 17067(產品驗證方案之指引及基本原則)、管理系統驗證標準(如ISO 9001、ISO 14001等)、永續相關標準(如ISO 14019 確證與查證一般原則及要求、ISO 14020環境標誌和聲明通用原則、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ISO 14067產品碳足跡量化原則與標準…等)及人工智慧相關標準(如ISO 42006 人工智慧管理系統、ISO 25336人工智慧系統符合性評鑑的高階框架與指引等)。
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與國際認證論壇(IAF)共同事務
2024年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與國際認證論壇(IAF)聯合會員大會於2024年10月9日召開,相關資訊與決議宣導摘錄如下:
- ILAC與IAF規劃於2026年起正式合併為「全球認證聯盟(Global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簡稱GLOBAC),刻正針對現有ILAC與IAF機制進行轉換(包含多邊相互承認協議簽署資格之接軌);另一方面,ILAC與IAF合併為GLOBAC後,現有之符合性評鑑方案或各國法規如何與GLOBAC認證與符合性評鑑機構資源連結亦具挑戰,方案所有者與法規主管機關宜關注因應。
- 「跨境認證」之挑戰與風險於本次會議具相當討論。IAF將評估增修現行相關規範(如IAF PL3文件),並續與ILAC探討未來於GLOBAC共同架構下適用之規則。
-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與永續(Sustainability)為國際趨勢,應用之認證與符合性評鑑(如測試、驗證、確證及查證等)領域範圍廣泛,各國法規主管機關亦刻正推動相關政策/法案,並與ILAC及IAF之認證與符合性評鑑機構資源連結,以提升其政策信賴度。
- 2025年6月9日世界認證日(World Accreditation Day)主題-「認證:強化中小企業的發展(Accreditation: Empower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