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回顧及未來展望
2023年是本會自2003年成立的第二十個年頭,也是重要的里程碑。20年來,本會兢兢業業地推動各項認證業務;同時也感謝各界的支持與信賴,使本會不間斷發展認證新領域,服務更多產業。
認證推廣與人才培育
2023年本會積極與國際認證組織及國內產官學研合作,參與相關事務,茲摘要重點成果如下:
- 2023年10月辦理「TAF20週年認證永續論壇」,特邀請亞太認證合作組織(APAC)珍妮佛主席、波蘭認證中心(PCA)露西納總監,以及政府機關、學界、產業界人士,針對淨零永續議題進行討論與意見交流。本會以「支持政府政策」、「促進國際貿易」、「共創永續」三大面向舉辦該論壇,與各界探討認證支持永續,並分享認證成果。現場嘉賓雲集,討論熱烈,當日活動計300餘人參與。
- 參加2023亞太認證合作組織(APAC)年度會議、2023年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及國際認證論壇(IAF)聯合會議,瞭解國際認證趨勢;新增登錄1位APAC主評估員及1位APAC評估員。
- 新增簽署亞太認證合作組織(APAC) ISO/IEC 17029:2019與ISO 14065:2020國際相互承認協議(MRA),目前簽署項目共計18項。本會亦持續維持3個國際認證組織(APAC、IAF、ILAC)相互承認協議之簽署資格。
- 擔任國際認證組織重要職務方面,本會同仁擔任亞太認證合作組織(APAC)執行委員、相互承認委員會(MRA)副主席及管理代表;另同仁擔任APAC在APEC TEL 會議之聯繫代表,參與相關會議;另有同仁參與4場次同行評估案及擔任評估員,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認證機構(ENAS)評估員、澳洲認證機構(NATA)評估員、加拿大認證機構(AC Diagnostics )主評估員及韓國認證機構(NIER)主評估員,足見本會於國際間話語權發聲之重要性及重大貢獻。
- 為推動我國認證標準與國際同步,能力試驗執行機構國際標準ISO/IEC 17043: 2023已於2023年5月8日公告,本會同年9月15日發布「能力試驗執行機構能力一般要求」(TAF-PTP-R01)第6版,並於9月22日公告轉換政策;同時,提供能力試驗執行機構中文版予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做為修訂國家標準CNS 17043 之參考依據。
- 為符合國際認證規範,本會辦理外部符合性評鑑教育訓練業務時,同步更新「醫學實驗室認證規範ISO 15189訓練」教材,並於2023下半年度以新版教材授課,使符合性評鑑機構之人員瞭解認證所依據之國際標準要求,提升其服務單位之運作品質。
新興認證領域發展
2023年本會持續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投入新興認證領域研究,以符合產業需求,重點項目如下:
- 開放充電樁資安測試、無人機(2公斤以下)認證服務、5G智慧杆、紫外線消毒電器、第五代通訊基地台資安、加熱菸載具安規、高壓用電設備耐候試驗、5G O-RAN (開放式架構)資安、工業機器人安全檢查、生物資料庫(Biobanking)認證、POCT (point-of-care testing)管理單位認證、水資源效率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系統(FSSC 22000)認證、歐盟有機農產品驗證方案之認證等重要項目。認證之服務範圍,隨著產業與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增加,有效協助政府機關確保商品與設備的安全,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 為符合國際趨勢市場需求及配合我國權責主管機關之重要政策發展,本會持續針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無人搬運車(AGV)功能安全測試、碳查證標準方案(VCS)、自然碳匯(土壤)確證與查證、產品隱含碳排放查證、低碳氫查證、ISO/IEC 27701隱私資訊管理系統認證等部分進行研究,透過事先布局,協助我國權責主管機關推動公正政策之發展。
認證效率精進與系統強化
為使國內政府機關及產業界瞭解如何運用認證平臺機制,以推展產業效益,落實國際符合性評鑑制度的認證基磐,並強化外界對於本會認證符合性評鑑機構之信心,本會持續精進相關認證服務及強化監督機制,包括以下重要事項:
- 新增認證資訊系統功能,強化評鑑人力運用平衡機制,明確統計及時評鑑量及評鑑人力背景分析,維持本會認證一致性與公正性。
- 資安議題一直是本會重視的項目,考量資安風險,提升認證系統業務保密機制,並朝向使用者最小權限原則作為強化目標。再者,為讓同仁認識資訊安全的重要性,採取相應之安全措施,持續辦理內部資通安全暨個資隱私訓練及社交工程,並修改資安緊急應變程序,增強同仁資安意識。
- 考量符合性評鑑機構(CAB)之權益,關於本會對符合性評鑑機構進行警告、暫時終止、減列及終止等處置,相關文件或權利義務規章條文,須更明確敘明相關情境以利區別,完成權利義務規章第五版之修訂,以符合現今需求,降低機構疑慮。
放眼未來,本會為維持國際認證組織相互承認協議之簽署資格,將於2025年接受亞太認證合作組織(APAC)國際同行評估,預計於2024年完成再評估之前置準備;並因應國際認證組織合併(ILAC/IAF)進行策略布局,以維護我國認證組織之權益。另為支持我國重大政策及國際合作,將持續進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合作交流與碳中和認證規範之研究。本會將繼續邁入下一個20年,作為我國唯一提供認證服務之機構,不論是各項認證業務,抑或未來將發展之新領域,將責無旁貸持續支持政府政策、促進產業貿易發展,強化權責主管機關與社會大眾對本會之信賴,致力做好接軌國際的認證工作。
中英對照表
- Asia Pacific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 (APAC) 亞太認證合作組織
-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ILAC) 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
-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 (IAF) 國際認證論壇
-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 優良實驗室操作
-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碳邊境調整機制
-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 無人搬運車
- 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 碳查證標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