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綠色採購,與環境共榮
前言
工業革命改善了人們生活水準及消費型態,讓生活變得輕鬆、便利,然而,也加速地球資源開發,使水汙染、環境汙染、氣候變遷等問題持續惡化。環保潮流與運動在歐美國家興起,以減少人們對於環境的破壞為訴求,同時積極推行「綠色消費」,促使消費者在考量產品或服務於生產、使用、回收等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衝擊,選擇對環境友善產品或服務。環保標章制度、綠色採購亦由此因應而生且受到企業與消費者重視。
政府綠色採購之政策
我國政府發起之綠色行動,啟於81年推動環保標章制度,以「一片綠色的樹葉,包裹著純淨而且不受污染的地球」,象徵著「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的環保理念。87年於「政府採購法」第 96 條中納入「政府機構得優先採購環境保護產品」之相關規定;於88年公告「機關優先採購環境保護產品辦法」,將環境保護產品加以定義並分為第一類、第二類及第三類等三類,同時明訂相關產品採購之規定及對應獎勵,積極推動機關綠色採購方案,增進國家綠色消費。
此後,環保署也提出環境宣告-碳標籤、減碳標籤。碳標籤,又稱碳足跡標籤,是一種顯示一項活動或產品的完整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碳標籤,又稱碳足跡減量標籤,以現行碳標籤為基礎,由廠商提出具體減碳承諾與實施方法,經審查達成減碳承諾者,取得減碳標籤使用權。現今社會中經常使用之交通方式-高速鐵路,即是減碳標籤產品。

TAF業務發展順應趨勢,推動前瞻認證
本會為非營利組織,秉持設立的使命,提供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之公正、客觀、獨立及符合國際規範之第三者認證服務,致力建立國內認證與國際接軌的平台,對於永續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亦持相同初心,響應全球環保趨勢、支持政府綠色政策。
本會自99年起,為確保我國能源效率測試實驗室之能力,建置「能源效率測試實驗室認證服務計畫」協助經濟部能源局節能標章推動小組,提供能源局公告的51 類節能標章產品所需之檢測實驗室認證服務。
本會於103年成功簽署國際間之確證與查證機構認證多邊相互承認協議(下稱MRA),進而配合我國環保署「碳足跡(碳標籤)方案」制度,於104年開放「碳足跡查證機構」之認證服務。今(110)年亦將配合亞太認證合作組織(下稱APAC)推動碳足跡認證評鑑之一致性及促進國際間碳足跡MRA機制之發展,以國際標準組織ISO於去(109)年發布之ISO 14065:2020標準為基礎,協助APAC制訂碳足跡認證評鑑指引,擴大該領域之認證效益及展現我國評鑑專業。
TAF對內支持綠色採購,推動綠色生活
一、宣導使用環保餐具
辦理活動宣導使用可重覆使用之環保筷、保溫杯、不銹鋼吸管,不主動要求廠商提供消耗性餐具,希望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達到降低非必需性的生產。
二、推動無紙化辦公環境
運用科技管理軟體,派發電子文件,推動平板作為資料瀏覽器,將會議資料文件從紙本改為線上瀏覽。從辦公環境著手,降低紙張使用,減少對綠地森林的破壞。
三、鼓勵減碳運動生活
本會綠色採購內容除了有形的產品交易,也擴大到無形的專業服務,從日常可見的大眾運輸工具到外出住宿的旅館都是綠色採購的一環。本會鼓勵同仁外出會議、活動時,在相同條件下選擇環保標章的旅館住宿,在不減低效率前提下,使用大眾運輸服務,以上節能比重逐年提升,讓減碳行動落實於平常生活中,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今年,本會將持續遵循政府綠色採購腳步、積極增加綠色採購能量,從規章辦法、作業程序中增修綠色採購條款、提高同仁購買意願;提供具環保標章認證之場所、旅館資料,讓同仁於活動辦理、出差住宿上列入參考;採購大型家電、設備時,將環保標章或節能標章列入為必要依據之一。期望藉由執行綠色採購行為、推動綠色消費,讓將滿20歲的TAF與環境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