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

發刊日期:2016/11/14

認證報導
TAF Newsletter
瀏覽次數:
特約記者/李幸宜
點閱次數:
使命的故事

大林慈濟醫院率先取得核醫實驗室認證-創下亞洲首例紀錄,從日常工作落實國際標準的技術規範及品質管理

台灣的醫療水準在全球名列前茅,接軌國際的速度也一馬當先。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在2016年8月初達陣,成為台灣第一家及亞洲首例通過核子醫學影像項目認證的實驗室。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暨預防醫學中心主任王昱豐表示:「我們是以推動品質卓越的想法在準備認證,希望透過標準作業程序的建立及落實,盡可能地避免人為差異及失誤,持續改善及提升品質,讓病人、臨床醫師及同仁們都能全面受益。」

十年準備,一舉達陣

大林慈濟醫院的服務範圍涵蓋嘉義、雲林及南投,這一帶在二十多年前是醫療資源貧乏地區,無論是看病或探病都必須前往北部的醫學中心。隨著大林慈濟醫院在2000年正式成立,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環境首度在此落地生根。

核子醫學科隨同大林慈濟醫院啟業開始提供服務,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經由靜脈注射、口服或吸入等方式,進入身體內特定的器官或組織中,搭配造影儀來偵測其分佈,並經由造影儀與電腦之間的整合運作,顯示器官或組織之影像,計算及分析所得的資訊。

早在2014年,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就榮獲國家品質標章的肯定,而且是全國第一家以醫學影像檢查得獎的單位,顯見其創新及用心打造優質核醫造影服務的努力。事實上,核子醫學科更早之前就以ISO 15189規範為基礎,投入漫長的認證準備過程,在毫無前例可循的挑戰下,一步一腳印地朝目標前進。

核子醫學科認證之路始於2007年參與ISO 15189首度在台舉辦的訓練會,全國認證基金會在參考紐西蘭的核子醫學實驗室認證聯合委員會之相關文件,在2016年4月正式頒布的核醫實驗室的認證規範。雖然技術要求在名稱上與ISO 15189略有差異,但增加持續改善項目,以及涵蓋檢查前、中、後的品質要求,都和核子醫學科長久以來以ISO 15189自力規劃的作法不謀而合,因此在規範發佈後,隨即於同年8月通過認證。

王昱豐主任說:「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實驗室的品質有所依據,許多醫院都擁有的ISO 9001認證偏向服務管理,無法彰顯醫療服務的技術特性,就連定期進行的醫院評鑑也以整體服務規模為重,相較之下,ISO 15189則是國際間醫學實驗室認證的標準規範,符合我們追求的品質與技術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王昱豐主任曾經擔任醫院內的醫療品質委員會之執行秘書,大力推動病安工作目標,「品質夠不夠好、能不能更好」一直是他念茲在茲的課題,國際標準是解答這些問題的依據,取得認證不僅代表核子醫學科獲得第三方的肯定,出具報告也受到國際醫療機構的相互承認。

更完整、更仔細、更安心

早從全國認證基金會在2010年發佈核醫領域影像檢查技術規範第一版,搭配ISO 15189規範實驗室的管理及技術標準,核子醫學科就展開第一階段工作,開始檢視及補強文件。接下來的第二階段著手符合規章標準的文件建制,第三階段則是進行人員訓練,將原本只在實驗室小規模實行的文件作業及管理制度推行到全科。

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技術主任廖建國表示:「持續改善被列入規範項目之下,也是我們花費許多心力與時間的重點。」舉例來說,在檢查前為病人進行衛教作業時,書面說明原本只有半頁內容,後來擴增為全頁,詳列檢查前中後不同階段的注意事項,目的不只是要求病人配合,同時也要讓病人瞭解整個狀況而覺得安心。

此外,臨床醫師開立檢查項目可能發生的問題點,也要有標準應對作法。像是因為檢查名稱過於相近而混淆,或是進行多重檢查時有必須遵循的先後順序,還有不同科別的醫師為同一位病人開立了相同的檢查項目,核子醫學科原本就設有審查機制,但因應認證而更嚴謹化,例如:身為實驗室主管的王昱豐主任就增加了抽查確認的件數。

從無到有新增的文件也不少,以臨床醫師服務手冊為例,就是參考國外經驗,涵蓋檢查前中後期需與臨床醫師合作或互動的內容,像是檢查前病人該做的準備及可能的適應症、檢查中對品質及病人安全的監控、檢查後的影像分析如何降低人為失誤的比例等。

值得注意的是,考量病人門診就醫及檢查的方便性,以及需要報告才能出院的住院病人的需求,核子醫學科一直堅持24小時內出報告的作法,還有包括必須立即檢查的特殊個案,或是檢查出癌症的通告服務或異常通報,這些全都是原本就已執行但尚未進行完整記錄的作業內容,透過申請認證的機會而全部明文納入標準作業項目。

廖建國主任說:「檢查前中後期的所有記錄是需要查證時的關鍵,我們的作法就是把所有記錄做得更細、更完整,並將這些準則融入日常工作,在平時養成習慣,就不會覺得因為認證或評鑑而有額外的負擔。」

追求卓越、持續進化

最挑戰的部分,在於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是第一家申請認證的單位,而且準備過程適逢規範草案的擬訂期,沒有前例可循也缺乏相關資訊,只能靠自己摸索,像是以長達一年的觀察來調整各項指標數值,例如:病人等待時間的合理值,而且每年都會針對各項指標確認可以再進步的空間。

廖建國主任指出,決定品質的條件是結構、過程和結果。結構包括人員、設備和環境設施在內;過程則是涵蓋檢查前中後的每個流程都必須正確執行,佐以指標評量;結果就是報告的呈現。

尤其核子醫學科是輻射醫學,無論是環境和廢棄物都必須遵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輻射防護要求,工作人員身上都佩戴輻射劑量檢測器,認證有助於加倍嚴謹地做好原能會的要求,強化對工作安全的保障。

強化專業人員的培養,則是另一個效益。身為技術主管的放射師許幼青說:「放射師有兩種,只會做檢查的是技工,會做檢查也有專業知識的才是技師,認證可以加強我們對專業知識的吸收,也激勵我們想讓自己更好,更積極地邁向成為技師的目標。」

除了核子醫學科,其他相關人員也同樣因為認證而受益,像是臨床醫師的信賴度和病人的滿意度都有持續進步。舉例來說,影像品質不合格率由2011年約1.7 %大幅下降為2016年約0.2 %,病人整體滿意度也由2011年近89 %攀升至2016年約91.5 %。

王昱豐主任表示:「透過經驗分享和各項指標,我們確實地降低了檢查延遲率及影像品質不良率,提升報告透明度,重點在於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而順勢完成認證或評鑑的要求。我們的目標是繼續改善,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不僅會持續落實認證的各項要求,也會積極與其他單位分享認證的經驗與效益。」

左圖:佛教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接受TAF採訪(右至左為廖建國主任、許幼青放射師及王昱豐主任);右圖:佛教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王昱豐主任 左圖:佛教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接受TAF採訪(右至左為廖建國主任、許幼青放射師及王昱豐主任);右圖:佛教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王昱豐主任
小檔案 - 佛教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

成立時間:2000年

TAF認證:核子免疫分析檢驗與核子醫學影像檢查實驗室

業務內容:

  • 核醫造影
  • 放射免疫分析
  • 網址: 請參考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回認證報導列表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