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F 與香港創新科技署香港認可處(HKAS)簽署合作備忘錄
(左二)TAF陳董事長介山博士、(右二)HKAS黃執行幹事宏華、(右ー)TAF周執行長念陵、(左一)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莊副局長素琴
TAF與香港創新科技署香港認可處(Hong Kong Accreditation Service,簡稱HKAS)於本(104)年6月19日完成簽署合作備忘錄。TAF與HKAS均為亞太區成熟運作之認證機構,同時為ILAC MRA及IAF MLA之簽署會員,所提供之認證服務以及推動符合性評鑑結果之接受涵蓋自願性及強制性領域,對於消弭WTO/TBT貿易技術障礙具重要關鍵性地位。雙方就技術議題之合作已進行一段時間,例如: 民國100年曾邀請HKAS來臺辦理參考物質生產機構認證訓練課程,民國102年TAF派同仁赴香港提供HKAS溫室氣體確證與查證機構認證之訓練課程。
鑒於發展領域不同、各有專長,雙方於102年7月即開始洽談建立正式合作管道,擬透過MoU之簽署,運用資源相互學習、彼此合作。由於HKAS係政府單位,為促成本MoU之簽署,期間雙方與數個相關單位多次聯繫,我方則經過包括外交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等權責機關之審核,於104年1月確認本MoU之簽署係兩個認證機構間之技術合作,不涉及公權力事項。經過一年半的協調、努力,終於在104年6月19日亞太實驗室認證聯盟(APLAC)及太平洋認證合作組織(PAC)假斯里蘭卡可倫坡舉行聯合大會期間,由本會陳介山董事長與HKAS執行幹事黃宏華先生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莊素琴副局長及本會周念陵執行長的見證下完成TAF與HKAS合作備忘錄的簽署。
TAF 與 HKAS 與會同仁合影
香港為自由經濟市場,對於檢測服務業在促進世界貿易所扮演之重要角色有豐富經驗,香港貿發局於2013年將檢測驗證業定義為高技術服務業,並喻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之一」,據此整合政府部門資源,透過運用國際相互承認協議之第三方認證架構,促進香港檢測驗證業之蓬勃發展。藉由本MoU之簽署,完整建立雙邊合作機制,在雙方擅長領域發揮互相學習之效果,並藉由自由經濟市場之發展經驗,協助提升我國符合性評鑑服務之國際接受度,擴大符合性評鑑服務市場。
【HKAS小辭典】
香港認可處(HKAS)於1985年成立,分別透過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HOKLAS,1985開始,適用於實驗室、RMP、PTP)、香港認證機構認可計劃(HKCAS,1998開始,適用於驗證機構、溫室氣體確證與查證機構)及香港檢驗機構認可計劃(HKIAS,1999開始,適用於檢驗機構),向位於香港的各類型符合性評鑑機構提供認證服務。HKAS為ILAC MRA、IAF MLA、APLAC MRA及PAC MLA之簽署會員,目前通過HKAS認證之符合性評鑑機構家數約有250餘家。HKAS於《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通過HKAS認證之實驗室可與大陸CCC指定驗證機構合作,所出具之檢測報告獲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