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環保標章發展及現況介紹
國際間對環境管理的手段,除針對環境管理的標準制訂規範(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標準),另一種為依據ISO 14020 環境標誌與宣告系列標準中「第一類環保標章」。環保標章大部份由政府部門支持,通過第三者驗證後,可適當地標識於產品上,讓採購者依需要做出有效的選擇。環保標章的意義是向消費者表明該產品與同類產品相比,在資源採取、生產製造、使用、廢棄等階段,整個生命周期或其中某個過程,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更高層次的意義,則有助於環保法規的推動,促進產業永續發展,尋求地球環境共生共榮及人類健康。
全球首創亦是目前最有歷史的環保標章-德國"藍色天使"標誌,始於1978 年,從其問世以來,各國陸續發展符合國情需要的環保標章,目前已有近50 個國家推出了環境標誌制度,期望透過這個制度提供環境友善的產品,認同綠色消費。以下,茲介紹鄰近國家及較有歷史的環保標章發展現況:
![]() |
![]() |
![]() |
[ 我國的環保標章 ] 制度自1992 年,其標誌圖樣強調一片綠色的樹葉包裹著純淨、不受汙染的地球,象徵著可回收、低汙染、可回收的理念。目前開放的產品規格已經超過100 種,使用標誌的產品累計有4 千餘件以上,市場上產品普及率相當高。 |
[ 德國的環境標保標章 ] 驗證制度-德國藍色天使(Blue Angel)始於1978 年起源最早。目前已有90 種產品類別,11,500 個產品和服務擁有了藍天使標誌,其中17% 的產品來自國際市場,通過藍天使標誌的驗證,肯定了經濟結構下的可持續性發展,並且提高了在國際市場上的認知度。 |
[ 美國環保標章 ] (USA Green Seal)起源自1989年,為美國第一個環保驗證計畫。驗證的類別包含產品、服務及企業共有10 大類,包含38個標準。其使命是為廣大消費者創造一個更舒適的環境。 |
|
|
|
[ 歐盟環保標章 ] (Eco-label) 又名" 歐盟生態之花",創立1992 年。產品貼有環保標章,又稱為貼花產品。這個標章特別處是,發證機構有義務幫助供應商向消費者宣傳其產品生態環保的特點。在2010 年初,歐盟更將驗證範圍擴大至食品和飲料,預計不久將來藥品也可望被納入,對於環保消費更邁進一大里程。 |
[ 北歐天鵝標章 ] (Nordic Swan) 於1989 年發起,為全球第一個跨國性的環保標章系統,該標章推行目的是向消費者提供一個工具,讓消費者從市場上挑選對環境危害最小的產品和服務。北歐天鵝標籤共涵蓋了飯店、餐廳、清潔服務業、電池、清潔劑等63 類產品群,6500 件產品。 |
[ 荷蘭生態標章 ] (tde Netderlands Stichting Milieukeur) 荷蘭在歐盟生態之花外,創立屬於自有的環保標章, 成立時間為1992 年。驗證範圍為食品、消費品和服務等,其中食品項下有水果、肉類、奶製品、蔬菜和穀物等,這是除了歐盟生態之花外,亦將食品標準納入之環保標章制度。 |
|
|
|
[ 法國NF 環境標誌 ] (NF-Environnement Mark)純屬法國官方的唯一環保標誌, 創於1991 年。目前NF 環境標誌驗證範圍有6 大類包含300 多種以上產品( 包括半成品) 通過,根據瞭解已有九成的法國民眾對NF 標誌有相當程度上的認知。 |
[ 加拿大環境選擇計畫標章 ] (Environmental Choice Program)又名「綠色選擇」,始創於1988 年, 是目前北美最大、最受推崇的環保驗證標誌,強調所有過程中都使用加拿大本地的資源與服務。其選擇通過的產品必須在市場上排名前20%,目前取得標誌的產品種類超過3,000 件。 |
[ 澳洲良好環境選擇標章 ] (Good Environmental Choice) 創於2000 年,近幾年,最熱門的驗證類別是"綠色建築部門",目前制訂出42 種相關驗證標準,包含建築及室內裝修產品、工業品、清潔用品、消費品、衛生及個人護理用品以及5 種服務標準。在2011年其將成為共同打造綠色城市的一員。 |
|
|
|
[ 中國環境標誌 ] ( China Environmental Labelling)成立於1994 年,為國家授權的唯一環保標章驗證機構。標章圖形是由青山、綠水及十個環構成,代表"全民聯合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目前環境標誌的認證範圍超過65 大類,超過18,000多種產品通過驗證。 |
[ 日本環保標章 ] (Japan Eco Mark) 成立於1989 年,目前產品分類有147種,和我國一樣於2000 年納入政府採購法,由政府帶領主動使用這類型產品,以積極的手段全面推廣,市場上Eco Mark 產品的能見度及一般消費者接受比例已超過90% 的比例。 |
[ 韓國環保標章 ] (Korea Eco-label) 始於1992 年, 為一自願性驗證制度,目的在鼓勵企業和消費者參與環境計畫,從而落實永續生產與消費。產品、服務及建築等都為其發證的範圍。 |